-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第一次发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
我是学理科的,文笔不好,请诸位看官多多体谅。
应该不会坑,但我是学生党,只能有空时更文。
标注一下更新位置,方便大家看文。
(一)2楼 (二)3楼
(三)4楼 (四)5楼
(番外一)8楼 (五)46楼
(六)47楼 (七)64楼
(八)65楼 (九)92楼
(十)95楼 (十一)114楼
(十二)119楼 (十三)139楼
(十四)145楼 (十五)169楼
(十六)200楼 (番外二)217楼
(十七)241楼 (十八)246楼
(十九)251楼 (二十)267楼
(二十一)277楼 (二十二)303楼
(二十四)308楼 (二十五)340楼
(一)
嘉兴元年,冬。
大昭王朝第七位皇帝沈拓驾崩,仅有十六岁的三皇子沈彦继位,改年号嘉兴。
摄政王赫连澈独揽大权,把持朝纲。
赫连家是大昭王朝的开国功臣,自建国起便被尊摄政王,一直手握重兵,手可遮天。到了赫连澈,权势之大甚至可以直接废立君王。
在大昭,你可以不知道皇帝是谁,却不能不知道赫连大人是谁。
据说,赫连大人在先帝时任刑部尚书,手段高明毒辣,破获的大案要案数不胜数。朝中几员大犯案时,严刑拷问,完全不顾“刑不上大夫”的祖训。就连先帝的九皇子,也应被牵涉其中,吃了刑部官吏的数百鞭子。
据说,赫连大人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三岁诵诗,五岁作文,七岁通兵法且功夫了得,十一岁帅十万军队大破敌方五十万大军,十四岁便任刑部侍郎,十八岁其父归隐后被尊摄政王,位高权重。
据说,赫连大人冷血无情,不曾立过正妃,对待家中侧妃侍妾和外臣所献美女,皆是不留情面。若有错失,便完全不念往日情谊,残忍非常。虽是如此,仍有狠心父母,将女儿送入王府,期盼一朝承宠,恩泽全家。
而这位广为传颂的摄政王大人,年仅十九,甚至不到弱冠。
嘉兴三年春,一则震惊全国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摄政王大人以正妃之礼迎娶工部侍郎皇甫鸿之女皇甫凌澜入府,仪仗队伍绵延半个临安城,聘礼堆满了女方家的宅子,更是在别院大宴宾客十数日,举国同庆,比皇帝大婚铺张了何止十倍!
关于这位王妃,大家众说纷纭,其中最离奇的是,这皇甫凌澜本事其父母为讨好摄政王而献上的贡品,却不知使了什么招数,迷倒了这位神一般存在的摄政王大人,坐上了王妃宝座。
大家都极是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摄政王赫连大人。
(二)
嘉兴四年冬。
即使外头是三九寒天,赫连府中最是巧夺天工的允阑阁内依旧温暖如春。高高的银烛吐着明光,交织着硕大夜明珠散出的柔腻光晕,鎏金的镂空香樽冒着缕缕清雅的檀香,弥漫的整个寝殿亦虚亦幻。
如此良辰美景,在皇甫凌澜心中,却如同那令人谈之色变的十八层地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脸色苍白地跪在雕花的沉香木大床前,早已不见了在楚箫和秦明絮面前的嚣张霸气,虽处于温暖的室内,却依旧瑟瑟发抖。心中的恐惧蔓延开来,一点点腐蚀着她本就脆弱的神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皇甫凌澜只觉越发难熬。膝下垫了厚厚的软垫,并没有什么不适,只是焦虑恐惧漫上心头,一丝一丝抽走她的理智,如今的赫连澈,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流倜傥,性格开朗的少年。那件事之后,更不会对她存有一丝一毫的怜惜。她对如今这个他的了解,甚至不及赫连府中奴婢。
听说,从前府中的大丫鬟锦绣,是赫连澈打小的贴身婢女,因一时财迷心窍,偷了府中的几只花瓶,被生生砍去了双手,逐出府去。
听说,侧室杜茗惜,与赫连澈青梅竹马,颇受宠爱。一次耍小性子躲回娘家,赫连澈在抓到她后亲手打断了她双腿,丢下休书一封。不过月余,其父杜言被查出贪污谋私,几遭弹劾后,杜家上下七十八口全部被赐死。
皇甫凌澜不禁比对了一下自己――偷拿赫连澈祖传的宝剑,去刑部大牢放了被判凌迟处死的女贼秦明絮,假传赫连澈旨意安排楚箫与秦明絮出城,私自逃跑到邻近的怀安郡城……
嗯,每一条罪状,都足够让她死上一回,而且,死无全尸。
不由冷笑,父亲母亲,当初,你们明知那赫连澈已变成冷血无情,残忍嗜杀的性子,那件事之后,更是恨我入骨。却依旧为了化解二哥在朝堂上的危机将我献给了他。我若侥幸存活,便是皇甫家最好的“保护伞”;若死于非命,也不过换来你们几声叹息。何时,你们能顾及我的死活,我的感受?
是了,即使犯下了这样深重的罪孽,赫连澈也不会杀我,只会想法子让她生不如死。所以你们以死逼迫我去救那个自小分走了我所有宠爱,所有温暖的妹妹。那个一直被你们寄予厚望的妹妹,倒真真是“出人头地”,成了闻名江湖的第一大盗。而我,存在的意义,是否就是顶着赫连澈的名头,一次次为妹妹“排忧解难”?同样是亲生的女儿,你们又为何这般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