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0001
芙蓉村里有个普通村民叫陈福田,很穷,除了老实巴交、勤劳善良之外,没别的本事,更无本钱做生意,家里好几口人,就靠他一个人常年租种着地主家的几亩薄田来维持生计。
陈福田不出名,他婆娘吴春花倒有点名气。原本这里就是美女之乡,而她又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不仅外表五观搭配精致,更在于细皮嫩肉,洁白无暇。当然,这得益于男人陈福田对她的宠爱。陈福田虽说穷是穷了点,却舍不得婆娘干粗活,田里的活就他一个人干,从不让吴春花插手。所以吴春花虽有三十好几了,却不象别的村妇那样过早的变成黄脸婆。
吴春花受了陈福田的宠爱,自己也还争气,14岁那年,她爹因为报陈家这恩把她嫁给了陈家的大儿子陈福田之后,从第二年开始,便陆陆续续给男人生了两儿一女,把陈福田成天乐得合不拢嘴。不过陈福田的传统观念很重,总觉得儿子是自家的,女娃儿是别人的,所以他对儿子的宠爱甚过了女儿。
吴春花是芙蓉村数一数二的美妇。尽管村子里有那么几个色狼恶霸惦记着她,但因惧怕她的儿子陈德海,从不敢对她动手脚,她也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
陈福田的大儿子陈德海从小就十分鬼机灵。陈福田觉得他将来会有前途,对他格外宠爱,就跟对婆娘吴春花的那种心态一样,他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舍不得让陈德海下田干活。不仅如此,虽说手头并不宽裕,但还是咬着牙巴断断续续地供陈德海读了几年私塾。
陈德海因为从小在宠爱的环境中长大,养就了一副倔强的性格,既为人豪爽,更有得理不让人的火爆子脾气。还在读书那会儿,一遇到不平之事,哪怕与他半毛钱关系没有,他却爱多管闲事,与人争长论短。争急了,喜欢动手动脚主动攻击对方。有时势单力薄没打得赢,鼻青脸肿回到家,不管有多疼,他连腔都不吭一声也就自受了。因为陈德海有这样的牛脾气,村里的长辈们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胡子”,意思是说他虎头虎脑,很有些土匪习气。
陈德海10岁那年,花桥镇上云游过来一位老道士。那老道士见他聪明灵气,主动教了他几年拳脚功夫。
他15岁那年,因为与人打架把人打成了重伤。陈福田说了他几句,他气不过,离家出走,混迹龙山县城,被黑道老大看中,带他走上了江湖。混了两年,不过17岁年纪,居然就成了黑道三号人物,有头有面有势,积攒了不少的钱财。
到了被兄弟们庆贺19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陈德海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了许多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这条道难道就要一直走下去吗?何时是尽头?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待在黑道,靠打打杀杀过日子,绝不会有前途。而且这年头时局动荡,好几股对立的政治势力都在不断拉拢他,令他心烦意乱,于是他作出了最明智的选择,离开黑道,回归正常。
离开,谈何容易?进黑帮难,退就更难。但陈德海有救过老大的命的资本,老大也就对他格外开恩,破天荒同意了。于是陈德海离开了黑帮,回到了他四年未回的芙蓉村。
陈福田和吴春花见到了几年未归的儿子毫发无伤地回来了,心情非常激动。儿子长高了,壮实了,长大了,成熟了,变得更加帅气英武了,他们的心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陈德海一回到村里,很快就成了陈姓家族的骄傲。他不仅变得成熟帅气了,还十分能干。15岁那年两手空空离家出走,短短4年返乡之时,便成了这山沟里最有钱的人。没人晓得他在外面这些年都干了些啥子,也无人晓得他那些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不管咋说,他的确成了有钱人,这足以让陈福田这个当爹的自豪,也让村里的乡亲羡慕。
陈德海原本就豪爽,有了钱,就更加豪爽了。先尽孝道,重修了陈家大院,令陈家人脸面有光;又施恩惠,修了一条方便村里乡亲之路,赢得村民们的称赞。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不少的地,当起了地主,放起了高利贷,令陈家的日子因此红火起来。
陈德海觉得他爹过去干种农活确实太过辛苦,便打算雇人帮着种地,可陈福田不愿意,他要亲自干,他说:“做惯了,闲不下来了。再说,以前给人家干,那是为了糊口,现在给自己干,就是一种乐趣。”
陈福田这么一说,陈德海也不多劝,只是说:“种地的事,我可帮不上忙。”
陈福田说:“不用你操心,我自个儿做就行了。”
陈德海确实没有下田干活,没事的时候,就在花桥镇街上游荡,或者在茶铺里与人喝茶神侃,结识了不少的人。可他不想就这样无所事事的过下去,心里总盘算着应该做点啥。歪门斜道的事,他是不会再干了,可正经的事,做什么呢?一时半会儿,他也想不好。
陈福田种了一段时间的地,村子里的人都说他:“福田啊,你太不会享福了,你现在都是有钱的人了,哪里还需要亲自种地呢?再说了,你种地不要紧,你儿子脸面又往哪里放呢?”
陈福田一想,村民们说的还是有道理,便雇了人,自己也不再干活了。在家里闲了段时间,觉得实在无趣,心也就不那么安分了,常让儿子陈德海陪伴着他到外面游山玩水到处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