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Par
十年以后,感觉犹在,记忆却早已模糊,很多很多的话语我都再也回忆不起来,虽然我不能算健忘的人,但是时间永远在昭示着它的力量。
我突然感到心悸和恐惧,曾经那么刻骨铭心的感情也会有黯然失色的一天。那么,是不是,再过十年,我早已写不出来此刻的文章?再也没有此时此刻心思的涟漪波动?想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记录的冲动,我不是一个喜欢记录的人,很多东西我宁愿在心里慢慢回味,那些美好那些痛苦和那些遗憾。可是我明白,很多东西,如果没有文字的记载,将是多么脆弱。(人类社会飞速的进步和发展不就是基于文字的出现么~~)可是,我更明白,那些人那些事,文字于我,将是多么苍白……
时间就是这样奇妙,我遇见她的时候,她和我现在一般大。在这个我还被称作“孩子”的年龄上,当初,我叫她“老师”。
很多年以后,我偶尔会面对家里四个大书柜都放不下的书眼泪外涌,只因当初一句:“我希望你能够读很多很多的书……”我意外记下。
我算是比较理智的人,尽管年少时也曾冲动疯狂混账过,谁人少年不轻狂呢?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我会神经质的分析自己,分条缕析的想,她,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这个从我身边一擦而过却留下褪不却颜色的女子,究竟,给我的人生多少潜移默化抑或显而易见的影响?
大至情结,小到细节。是否因为她,埋下我今后sp情结的种子?是否因为她,激发我读书的欲望?是否因为她,我偏爱有才华有思想的女子?是否因为她,改变了我初中生活的轨迹,甚至前途,甚至人生……
其实我们从相识到别离仅有2年,点点滴滴,太多的细节禁不起笔墨书写,很多一闪而过的片段、情节、画面犹如流星,刹那灿烂,但来去无痕。我以为,十年,那么久了,当时的我只有那么小,又后知后觉没心没肺,怎么能够记得?可是,当我决心下笔的时候,抽丝剥茧。每一个情节争先跳出,我已然分辨不清时间的先后顺序,但是,那些细节,真的不会遗忘。
常想,是不是大脑构造与别人有异,为什么有情节有逻辑的东西反而没有那些一闪而过却定型的画面记忆深刻?比如一个怜爱的深邃眼神,一个阳光的开怀大笑,甚至嘴角一次微微上扬。
我并不打算用鲜活的对话方式来纪念,因为说实话,我早已忘记,除了某些单独的短句,深刻的用词,我能回忆起来的不过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情节、表情和某些难以触摸的心情。
还可以用笔记住感动我的一切,这就是幸福。
原谅我的自说自话自言自语自娱自乐。
原谅我不会用艺术的手法夸张SP情节(略有涉及,少量)。
原谅我用如此废话冗长的开头。
此文,纪念我十二十三岁时候的她。
Part2 初见
她叫石Z(化名,此文中所有人名均系化名)
我叫何曦
(其实,我更加偏爱石景和何西这两个名字,本来已经想好,打下来以后看了看发现都太中性化了,思来想去这样不行,以后涉及的人物名字一多了,就更不容易分清男女了。。。)
从小到大,我从来都不能算做好学生,尽管我的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甚至名列前茅。我一直属于很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用我高中班主任的话说,真是又可爱又可恨。
我上学比较早,5岁半就上小学,所以看上去都比别的小朋友幼稚很多,加上我较有灵气,以至于我的小学老师都无比喜欢我,也可以说是疼爱。我至今还记得小学六年级教我语文的班主任老师带我去她家吃饭,给我看她的新婚照片,带我去乐园游泳,玩激流勇进,为我的参赛作文一遍一遍地做修改,帮我投稿。。。
我小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和一所初中签了协议。无论考的如何,年级前20名都会进我的初中。区别在于,考得分数好会减免学费。分数不够就照常交学费。所以,我没有任何压力的没心没肺的进了我的初中――H中,并且免了2年学费。
可想而知,从幼儿园小学就是老师宠儿的我,在刚进入初中的时候,那个狂妄的年纪,是多么目中无人。我理所当然的进了一班,理所当然的进入教室找了一个靠窗的最舒服的位置坐下,转头就能看的到操场,是第一排。别的同学陆陆续续的进来了,都是从后向前坐,我觉得自己孤零零的显得有些突兀,但是,那时候我多骄傲啊,我干嘛要随波逐流,和你们坐在后面畏首畏尾?(好幼稚。。。羞奔。。。)
老实说,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并不像很多师生文里写的那样第一眼就是多么高大帅气的男老师或者温柔漂亮的年轻女老师,我不太记得第一眼看到她是什么感觉,因为用现在的词形容,真的很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