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名画背后的凄美故事
手拿烟斗的男孩
世界上最贵名画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 2004年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亿美元的天价成交。而在这幅天价名作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手拿烟斗的男孩」相恋邻家女
这幅画是毕加索1905年创作的,当时他只有24岁,刚刚在巴黎著名的蒙玛特高地- -青年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安顿下来。画中是一位正值青春期的男孩,表情略带忧郁,身穿蓝色服装,头戴花冠,手里拿着一支烟斗,画面的背景是两大束色彩艳丽的鲜花。专家评价说,这一作品色彩清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景致都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是毕加索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之一。这个作品,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文西《蒙娜莉萨》似的神秘,梵谷《加德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随着毕加索声名鹊起,这幅画在巴黎几经转手,最后被德国的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先生收藏。
格奥尔格家族以经营瓷器、钟表起家,19世纪初又涉及金融、股票和运输业,拥有莱茵河沿岸大量肥沃的土地。小斯帝夫-格奥尔格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单传,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精心栽培,才华过人。格奥尔格先生有一世交好友,名叫理查德-霍夫曼,是一位来自美国的瓷器贸易商。他们两家在柏林斯冈艾弗德大街的住所紧挨在一起,霍夫曼先生的爱女贝蒂比斯帝夫小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
那时,斯帝夫一直把美丽又有些怯弱的美丽女孩当做亲妹妹看待。从懂事以来,贝蒂一直以为斯帝夫就是这幅《手拿烟斗的男孩》的模特儿,因为画中的少年与斯帝夫无论是相貌还是神态气质上太像了。直到贝蒂12岁才从父亲的口中失望地得知,这画中少年与斯帝夫没有丝毫的关系。
每当贝蒂有难言的请求时,她总会写一个留给斯帝夫的小纸条,把它贴在《手拿烟斗的男孩》的背后。贝蒂所画的第一幅素描就是斯帝夫手拿父亲的烟斗站在这幅画前的肖像。18岁,贝蒂把自己的素描稿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斯帝夫,斯帝夫第一次亲吻了他心仪的女孩。
1935年年初,战争的乌云已经笼罩着德国上空,格奥尔格先生开始把家族的大量艺术藏品和财产转移到瑞士,同时力劝好友早日带家属到美国避难。但他们一家由于斯帝夫的母亲不愿离开故土而错过了逃离德国的机会。
大使夫人泪沾传奇名画
战后,霍夫曼与女儿马上奔赴德国,开始了寻找格奥尔格一家的艰难旅程。父女俩几乎走遍了德国境内所有犹太人安置点,最后,他们在德国政府的公文中正式获知,格奥尔格家族中除了少数几个逃到非洲的零散成员外,其它成员无一逃脱魔掌。
贝蒂于1949年嫁给了长她6岁的约克-格鲁尼,一个来自波士顿的优秀青年。1950年,贝蒂跟随新婚的丈夫,以美国驻英国大使夫人的身份来到了伦敦。再次回到欧洲,贝蒂感慨万千,她无法忘记自己曾经在伦敦火车站为了等待斯帝夫的到来,不吃不喝地站了几天几夜。而今,自己与初恋情人已是阴阳相隔。
深知妻子心事的丈夫告诉她一个消息,最近苏富比拍卖行正在举行拍卖,有许多犹太人为了筹备战后重整旗鼓的资金,正把家族祖传的艺术藏品奉出拍卖。格奥尔格家族艺术藏品甚丰,贝蒂也许能在那里碰上格奥尔格家族的成员呢。得知这个消息后,贝蒂马上到了拍卖会现场,可是她并没有任何斯帝夫的消息。正当贝蒂准备离开的时候,她惊异地听到了一幅画的名字:「毕加索《手拿烟斗的男孩》,曾经的所属人不详,是盟军从德国缴获的战利品,一万美金起价,所筹款额将交给`世界犹太人基金会」。
贝蒂的头「轰」的一声如雷灌顶,透过朦胧的泪眼望去,那幅画虽然经历过战争的创伤,却依旧完好无缺。画中的男孩依旧那么忧郁,那么秀美;头上的花冠依旧鲜艳,背景花束依旧芬芳;儿时记忆依旧鲜明,可是,只有她还独自活着,而另一个少年在哪里?
贝蒂想都不想就举起了牌子。竞拍的最后,价位被提到了2万8千美金,就当时的世界名画拍卖来说,这个价位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高价了。第三声询问过后,木棰落下,这幅画终于落到了贝蒂的手中。贝蒂捧着画回到家中。一路上,她的眼泪没有断过,她很清楚这幅画的遭遇正是斯帝夫一家遭遇的缩影,自己捧着的,正是那少年的心。
从此,这幅画一直被珍藏在格鲁尼家族的私人书房,直到5年后,格鲁尼先生结束了任期回到波士顿老家时,这幅画才跟随着格鲁尼夫妇回到了美国。十年之内,贝蒂的三个孩子相继问世。她成了一个快乐的母亲,同时她活跃于美国上流社会的社交界,用自己和丈夫家族的声望来影响更多的美国人关心犹太人的命运和他们战后的重建事业。贝蒂自己亲自担任了「**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顾问。贝蒂的人生开始变得充实而快乐,战争的阴影正一点一点地从她的心里驱散。虽然在梦里她依旧会见到她儿时的恋人,但是,已经成为母亲的贝蒂更希望斯帝夫在天国里能够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