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更文一事楼主向来不愿苟且,所以再一次携文回归。(男主镇,女主镇,楼主镇)
自古二楼不更文,放一首镇楼诗。《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拟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不错,就是用来怼人的!)
现在是老规矩,放标题诗。
《郑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下面放个文案和楔子,主要用来吊胃口。
文案:方媛,方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万事规矩,只剩方圆。愿我终有一天可以打破禁锢,另成方圆。我就是这样一个出生在传统中国家庭里的中规中矩的女孩子,若我不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古绝恋,我大概也就只是方媛。
“芈氏,你给孤听好了,你只是孤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芈媛,这是你和孤的第一个孩子,就叫他扶苏,赢扶苏。”
“阿媛,从这翼阙向下看,可以看见整个咸阳城,寡人与你共赏。”
“阿政,我来自一个距离你很远的地方,现在,我要回去了”
…………
楔子:仲夏时分,上林苑之前的繁花似锦化作了满目的浓绿,池中的莲花初绽。此时的我已身怀六甲,身边的侍女文鸳和文华陪着我在上林苑的一处角亭里纳凉。这是我和嬴政的第一个孩子,我曾读到过一册野史,是关于这个孩子的名字。野史云:秦王政八年,后宫夫人芈氏身怀有孕,王大喜。王谓芈氏善歌郑地曲《山有扶苏》,而后,嫡长子生,王遂以“扶苏”为此子名。想起这段话我起了玩闹之心,想要验证一下事实是否如野史所言。我在三天前就有了这个计划,正好文华是韩国人,百年前,郑国为韩国吞并,可郑地的民谣却一直流传在文华的家乡,我让文华教我唱这首《郑风·山有扶苏》,学了三天总算有些像样了。我坐在凉亭里等着嬴政,准备唱给他听,自我怀孕之日起,他下朝之后时常会陪着我在上林苑坐坐,我们的关系还算和谐,不似初来时那般。今日,我特意在凉亭里候着他,见他脸带微笑向我走来,我轻轻唱起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歌声婉转悠扬,一曲歌罢,他抚掌大笑,道:“阿媛唱的甚好,只是孤不是你的子都,而是那个狂且郎。”我浅笑,他又道:“你怀着孤王的孩子,若生下来是个男孩子,孤便叫他‘扶苏‘,若是个女孩子,便叫她‘荷华‘,你看可好?”我应声道:“扶苏,赢扶苏,甚好,荷华,也好。”
…………
哎,本来准备更第一章的,现在似乎没什么人过来看文,就不更了吧!^(●゚∀゚○)ノ去骗人咯
更第一章前楼主有话要说:因为之前的楼里出了点小状况,致使楼主笔耕不辍的成果毁于一旦,余至今心有戚戚然。故此,本楼不欢迎素质低下者到访,想来撕逼挑刺者,先看一眼镇楼诗(骂的就是你)。今后,如遇满嘴喷粪者,一律删评论(我就算充会员也要禁你言)。丑话说在前,规矩先订好,规矩只有一条,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请大家先冷静然后理智处理问题。
针对这篇文章,我已经将文案和整体思路全部进行了修改,争取让大家满意。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如遇疑问,欢迎提问,我会尽量解答。最后卖个萌,楼主是个傲娇的宝宝,需要你们经常哄我开心,我一开心,好处也是大大滴。(定期来个长评如何)
(一)
公元两千零九年的夏天,是我作为一个大学生度过的最后一个暑假,也是我经历的那段异世情缘的开端。我即将离开那座象牙塔步入社会,这个暑假也许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暑假,于情于理我也该好生放纵一把,且行且歌且放纵,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