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这个日子里,我却远在他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更多大家的安全,不能去陪母亲度过这个特别的节日。小的时候因为母亲严厉的教导常常不敢去正眼看母亲,在我的印象里,母亲要求严苛、认真、较真,对我的要求很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以前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犯错,回家被打被骂,母亲总会用手点点我,让我引以为戒不许犯这样的错误,而我则说,我又不会做你干嘛老是说我?母亲就会从口中吐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话,很多年来多会认为这是在挑我的刺,似乎我永远不能让她满意。
小学和初中,是我同母亲过的最长的一段日子。因为名字笔画繁多很难写,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我只能勉强写出自己的姓氏,语文老师摇着头教了很久才勉强教会我写自己的名字。小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喜欢偷懒,写作业的时候会发呆,会想别的,会一次又一次的翻看着课本,作业一个字也不想动;母亲当时的教育方式很简单——痛打一顿就好了。久而久之,我便不再喜欢同母亲说话了,在我的思维中,似乎只有那些聪明的孩子才能让母亲快乐起来,而我只能算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中等货色。初中的时候,因为课程的难度加大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但是母亲倒是很少再责罚过我,只是不停的催促问我什么时候成绩才能上去。中考100天倒计时的时候,我还只能在年级排个300名左右,母亲那时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觉得上个普通的高中就行了。只不过最后1个月的时候,英语科目在自己的积累之后终于有了效果,我印象里从那之后没有再低过140分,中考出乎意料的考上了当时市里第二的高中,但是母亲当时却说:你看那个谁谁谁,都上的是一中···也许,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她吧。
高中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圈子,或者说初中、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圈子,但是当时没有多少机会上网,也就没有机会能够了解到圈子。当我第一次在百度里打出那三个字的时候,我才真正在这个圈子里找到了些许自信,而那个单词是我记得最牢的一个考纲外词汇。与我而言,圈子中挨打的经历并不少见,甚至如我这般的经历是不可能入圈的。当时的百度还没有和谐圈子,圈子中的文化也以比较正常的方式在发展,那时候圈子里很纯洁,视频资源也非常容易获得。当时的同城群现在也已经不在了,想起当时约实践也不像现在这么的困难,一个群里的人谁都可以。但是一回到现实,我就得变成另外的一副模样,自卑、胆小,甚至不敢在很多人面前去讲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己的两重人格,一个自信一个自卑,而对圈子的渴望也日渐显现。那时候常常晚上趁着母亲睡觉,就会去偷拿母亲的手机浏览圈子的论坛,但是有一次我竟然忘记删除保存在手机里的图片!我内心最后的一点秘密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母亲把我叫过去的时候整个大脑是空白的,我甚至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空白到只是抢过手机快速删除了保存的图片。母亲愣愣的看着我,我已经做好被母亲通骂不要脸或是揍一顿的准备,但是她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我回自己房间去学习了。
从那之后,母亲对我的要求也就放松了些许,不再向从前那么的严苛、较真,甚至在我高考失利的时候也没有去责怪我的粗心,我的大意,反而安慰我说没有事,以后的生活是靠自己去挣,而不是那写在纸上的分数。而当时的事情,她都忘得一干二净,再也没有提及过。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母亲当时的理解与故意的视而不见,否则我可能一辈子都难以走出这个心理阴影,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虽然母亲的教导方式,不正确也不完美,但是我还是不会去怪她,毕竟做人的道理已经教会了,其他的思维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理解,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没有对与错,只有做与不做。
可能那件事情母亲并不记得了。但我记得,那份我自认为的,来之不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