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你是云中孤月,是松间雪,是我见过一次就难以忘怀的美好景象。”
全贴并无通常所说的训诫情节。然而这一路走来,她的关怀和教导比现实中的训诫更令人印象深刻。
初见是在她的家里,亲戚聚餐,应该是个夏天。(严格来说,这是记忆里我见她的第一面,因为我在婴儿时期她肯定就见过我数次了。)
那时她刚冲过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分水岭,高分跃进名牌大学,读了学校最好的专业。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幼童,看不出大人们眼里的欣喜与称赞。
或许是天意,当初的玩笑变成了现实。四岁起我寄人篱下,正是寄住在了她家,在她父母的照料下,一晃就是十三年。
我住进她家的那一年,她正好去上大学,不过是本市的大学,交通倒还算方便,她每个周末都会回家。
还记得有一次她妈妈拉着我去学校里找她玩,我晕车,一路吐得七荤八素,到了寝室一屁股坐在她的床铺上(她是下铺),嫌弃着寝室的水泥地面和简陋的公共澡堂。
内心想的是,我以后绝不考这所大学,条件太差。
后来,我听说她的高考分数其实可以轻松上TOP2,听说她的学校全国排名前五,听说她念的是当时学校里分数线最高的专业,听说她的篮球打得也很好。
虽然那时的我还刚开始学拼音,但我希望我能和她一样优秀。
崇拜之心骤生,一生便持续了十五六年,或许接下来我会用一生的时光去仰望这座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现在仔细想来,儿时我和她的交流少之又少,除去针锋相对和严词说教,鲜少有安静温情的时光。
唉,原本DDL将近,我却仍然在这里浑水摸鱼。表面上忙而不乱,实则内心早已一团乱麻。如果是她的话,肯定会及时止损,分清利弊,抓住要害——从现在起熬个通宵。
可惜我太怠惰,我要睡了。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她是不喜欢我的,或者说,她看起来并不喜欢任何人。因为她永远沉静似水,坚如寒冰——对谁也不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从不发脾气,但她总会用言语和细微的表情来让你感到害怕和愧疚。
同她对桌吃饭令我如坐针毡。幼时的我一身毛病,身板小够不着远处时会站起来夹菜、经常不小心将米粒带入公盘里、嗦粉声音不雅……后果可想而知,她严厉地规范我的行为,我有时委屈、有时内疚,垂首拼命憋着眼泪,而她并不会因此心软留情。
我自小懒散,并无向学之心,做事一直由着自己的性子。
低年级时,家庭作业有报听写,我错了字时,通常会装模作样地在下方订正三遍——老师并没有严格规定订正的遍数,我自然就按照最低标准来要求自己了。
有一次她赋闲在家,便替我报了一次听写,我大约错了两三个词。她宣布订正的次数,我惊愕,旋即隐约生出怒火。过往其余人报听写,我从来都只是订正三遍,而她,一张口便是二十遍。这是赤裸裸的惩罚,我想。但我实在不知、也不敢挑战她的底线,只得心不在焉地把词语描了二十次,完后向她晃了晃满满当当的作业本,期待此事能就此揭过。
怎知她又提出要重新考察我的错词,怎知第二次听写时,我的错词依旧是错的,歪瓜裂枣的字躺在作业纸上哂笑。
我听见那自信破碎满地的声音。
我想开口认错,又碍于面子。
“这就是你的态度吗?还是你觉得这些只是儿戏?每个词重新抄二十遍,我不希望再看见任何错误。”
还未等我去想认错的措辞,宣判已然结束。我哑然,脸红过耳,又有点想哭。
这大概是最和风细雨的一次。
我心思细腻,知进退,听得进道理,而她也向来明察秋毫,却在一次次的交流里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不留情面,逼我去直面那个不堪的自我。
“对不起。”我讪讪开口,尚未从那后悔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她并未接我的话,只是摁下电梯楼层。
我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因为僭越的行为满心愧疚与自责不知如何表达,她在走出教学楼时停步,望着我行至她的身侧,神色微冷,问道:
“我给你的那本书,你看了吗?”
我不解,答她说看了。
“那你为什么还会这样做?”
是更冷的语气。
那我为什么还会这么做?
我毫无恶意,只是玩笑开得习惯了,竟在她的学生面前做出如此无聊的举动。我此时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万分后悔,我愿意承受她的任何批评、愤怒、甚至辱骂。
可她冰冷地逼问我,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我做不到知行合一。
因为我无法自控,因为我不够谨言慎行、举止成熟。
因为我根本没有底线,目无尊长。
她总能轻易得让我觉察到自己的不堪,她让我不敢面对自己,不敢面对她。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肯定对我极度失望,她肯定要放弃我了。
那她还明知故问什么呢?
我不再答她,甩下她一人,独自跑回了教师宿舍,在她的公寓里锁起浴室的门,抱膝蹲在角落里抹泪。
(那时我刚上高中,心智不熟。明明是自己的错,我本该服软道歉的,最终却撂下她一人。)
唉,几乎是一层楼一个事件或一个碎碎念了。左右写的是「纪实」,我也无心让回忆变得具有文学色彩,便意识流些吧。
说起来,她对我的每一次教育,几乎都是以我泪流满面或者哭着跑开为收尾。我从来不服软,也不认错。而她见我流泪,只是沉默不语,不会出言安慰。
不知她是不是很讨厌眼泪,我以为她是不喜欢的,因为她总会在我哭泣时收声。
但我每次都会暗自将她的话记在心里,然后向正确的方向作出改变。
在我曾经的印象里就是这样。
我也就一般爱哭,泪点兴许比常人还高。但一遇见她,便很容易不争气地被训哭2333
这一路上,每当长大一点时,我总以为自己能更沉着、更体面的面对她,结果,我还是处处被她所压制,我会听到更多新的道理,被挑拣出新的错误,然后被训哭。
现在也是如此,虽然已经是快要步入社会的人了,我还是能从她的身上学会很多。从大学时起,这几年来,被她说到流泪的经历倒是没有了。
显而易见,我高中的时候还是会被她的话语弄得涕泗滂沱的,那时我还特别害臊……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小朋友似的在她面前哭。
不过说个有意思的事情,高中时我跟着她进实验室两周,见过她的两个研究生从她的办公室里挂着眼泪出来……
后来我就不觉得我被训哭很丢人了。
我和她并不会冷战,即便针锋相对。
因为在这段关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像极了旁人所言的「冷战」。
我和她最亲密的时刻,也不过是躺在同一张床上,她在玩仙剑或者其他游戏,而我静默在一旁观望,她有时会让我来操作几局,可惜我太手笨,永远GAME OVER。
那时她还在上大学,我刚念小学,她的游戏一向玩得优秀(我当然不仅指仙剑之类剧情游戏),很少有她不能通关的游戏。
说到糖,在记忆最深处,我倒是能找到一些甜甜的片段。
譬如说,我在一年级的暑假里放浪形骸,最后只剩了三天来赶作业。
我温吞吞地坐在书桌前,对着空空如也的作业本,也不心急,仍然在混水摸鱼。
她抱着一本英文文献推门而入,断言我肯定无法在她读完一页纸时写完一行字。
这一挑衅,我便来了兴致,拿起笔就火力全开地和她赛跑。奈何我的速度始终赶不上她看书的速度。
终于,在多次失败后,我开始发表怀疑:
“你在作弊,你根本没好好看书!”
“我没骗你,我在好好看书!”
“那你要念出来,我才知道你有没有好好读书!”
“我念出来就太慢了,你写一页作业的时间才能和我比。”
就这样对坐了一整个下午。最终,我的作业自然是按时完成了。
在我高一那年的暑假,我去了她的学校,她开车去机场接我,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在我问她学院或者她家里是否有wifi的时候,她竟轻轻笑了,“你既然来了这里,就别想着玩手机了。”
没收手机自然是不可能的,她也绝无真正严管我这方面的意图。但是没有网,也没有话费和流量,留下手机也不过是摆设。
白天我和她带的学生们待在实验室里,晚上则住在她的家里。这些天我和她睡在一张床,睡得是两极分裂、同床异梦。
这便开始了与她的斗智斗勇。
她首先是仍给我一本厚重的大学教材,于我而言虽有超纲,但并不晦涩难懂,我难得耐下性子,安静地读完几个章节,晚上回去面对她的抽问时对答如流。她难得露出满意的神情。
我压抑住紧张的心情,趁机对她说,我不想再读专业书,好不容易放假,我想做些别的。
想不到她竟然如此好说话,答应得毫无迟疑。她说,但是当我问你你每天做了什么时,你得答得出来。
于是第二天,我在实验室里拿出手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小说。
过了一会儿忽觉背后发凉,回头发现她站在我身后,皱眉看我。
我只觉心跳加速、胃里一沉,飞快将手机塞进兜里。
“不要再让我看见第二次。在实验室里玩手机,你有考虑过对其他人的影响吗?”
我木木点头,不再去看她,面上的颜色一定是精彩极了。
记得那时有师兄师姐想要告诉我校园网的账号密码,被她可怕的气场怼了回去。其实,此时她话锋并没有指向她的学生,而是指向了我——她问我:“你觉得,你应该继续给师兄师姐添麻烦吗?”
师兄师姐们总是善解人意而又热心快肠的。
没有校园网,他们便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借给我。
于是我又开始愉快地网上冲浪了。
愉快到没能注意办公室的门吱呀地开了,没注意到她在实验室里晃了一圈后,如幽灵般飘来,正巧逮住在电脑前摸鱼候鸟的我。
“办公室的电脑,是这样供你玩乐的吗?”第二次撞破时,她终于面色薄怒,而我同往常一样低头不语。
“拿着我昨晚给你的书,跟我进来。”
我无从抗辩,只得灰溜溜地跟着她进了办公室,而门在我身后自动带上,室内只有她和我两人。
高一时我便知道了溪吧,看过一些训诫文,虽然多是古风背景。而此时此刻,我真实地感受到那种「将被捶楚」的紧张感,不过目之所及,皆无迹象表明事态会如小说里写的一般发展。
“既然你在外面无法自控,那就在这里坐着看书。”
她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沙发和矮几,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