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简单说明:
本文是YY架空历史,各个朝代的东西被我借来乱用,博各位好友一笑而已,发现狗血漏洞千万别较真儿啊~~。
人物:王三G,霓裳羽衣,且喜嫣然,晓拂鸾纱,索非丝,静夜思,蓝小天,王小虫。
角色安排:
王三:黎国当朝清顺皇帝,帝彦。先永顺帝第三子。黎朝602年即位,国号庆平。庆平八年得皇太女,改号乐平。
霓裳:英王爷,隆安公主。英顺帝姬(先帝亲妹)之女。当朝实权人物。
嫣然:英王爷第一侧室,从一品诰命。兵部尚书纪珉之女。
鸾纱:英王爷第二侧室,卫国明晓郡主。
素非:前太子妃,即位之乱中,被诛首的前太子太傅素映之女。
夜思:清顺帝懿静贵妃。英王心腹,前大学士夜尉之女。
蓝天:清顺帝纯礼皇后。申国宜晴郡主。
王小虫:和婉帝姬,清顺帝唯一血脉。
NW2005:客串老英王,英顺帝姬。
黎国国势强盛,将周围的卫国、申国、墨国等强压为附属之国。
黎国自开国至今已六百余年,因为近二百年间王族血脉几乎断绝,出了好几位女王治世。后朝王室女性即便未曾登位,朝政大权也把持在手,居高官者多人,因此女性地位已然于凌驾男性之上。
楔子:空负姑苏台上月
黎朝嘉义十六年秋
已经临朝二十年整的永顺皇帝传旨,于中秋夜在紫桐城荷风殿大排筵席,百官朝贺。
这位永顺皇帝,为人冲正平和,性子是很好的。可有一样,做皇帝的人,未免显得优柔寡断些。凡事都依赖着拥护他登上大宝的亲妹子,英顺帝姬。
英顺帝姬是今上唯一的胞妹,自幼不爱红妆爱武装,永顺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掌管着御林军。是故顺祖先帝亲封“英王”。这二十年来,更是手握三军,朝中大事,皆按其意而行。
永顺皇帝的皇后素氏早亡,只留下一位皇子,便是当今太子帝博,年十九,正妃便是他母舅的女儿素非郡主。
另有一位珍妃,膝下出一皇女,乃行二的隆福帝姬,十五岁。今春刚刚尚了九门提督喀尔隶之子喀尹;一位淳贵人,出一皇子,乃行三的礼亲王帝彦,年只十三,尚未指婚。
今日宫中御宴,诸位妃嫔和皇子帝姬等均分坐在皇帝两侧,下首乃是由太子亲舅、三公之首的太傅素映为首的一班大臣。
这荷风殿乃是黎朝定国七年,由第三位皇帝文宗修建于映月池畔,距今五百多年历史,为紫桐城中赏月第一等的地方。
御座临水近,皇帝看着天上一轮明月在云中探出头来,真个皎皎其华。再环顾四周,妃嫔带笑,子女双全,文臣武将把盏言欢,一派祥和喜庆之气。龙心大悦之余,却微觉有些怪异之处。
坐在帝侧的英王见永顺帝面上神色,沉吟一下,执杯笑道:“阿兄何以辜负此月?”
永顺帝回过头来,见英王笑意盈盈,虽然鬓生华发,神色却活脱脱是二十年前的旧模样儿。那时她来太子府里陪自己过中秋,见到自己为朝政烦心,也是这般执酒相问。
由不得心里一暖,举起御杯笑回道:“月便负了,定不负阿灵也。”正是是当年的旧话。
兄妹二人相视而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此刻清风徐徐,女官们在池边吹奏起来,乐声悠扬,当真是穿林渡水,秋雅无边。
永顺帝听着曲子,忽然想了起哪里不对。
便趁着乐曲间隙问道:“阿灵,为何今夜不见霓裳前来圆月?”
好教各位得知,皇帝问起的这位霓裳便是英王唯一的女儿,今年才15岁,与隆福帝姬同年同月生的,封号隆安公主。性子像足乃母,十八般兵器没有她练不精的,文道从着皇子教育,不敢说经纶满腹,也算个出口成章。不但英王视如珍宝,皇帝也青眼有加,曾戏曰:“雏凤声清,可袭乃母职也。”故尔满朝文武皆唤她“小王爷”。
英王见问,便掩口笑起来:“阿兄使唤了人,倒来问我。”
永顺帝不解其意,英王便说:“申国今年天灾,日前谴使求借粮度冬,阿兄仁德,一口允下。霓裳现代理着户部,可不办差去了吗。”
永顺帝恍然。怪道连霓裳手下一干人等皆不在宴上,想是去各地调度,所以人数不对。
待要再说些什么,忽然腹中胸中扯心裂肝般大痛,喷出一口黑血,人就软倒在黄花梨的椅子里。
变故陡生,众人大惊,离得最近的英王一面大呼御医,一面急着过去探看皇帝的情况。谁知刚站起来,颈边就押上了冷冰冰的刀剑。英王心知蹊跷,还不及细想,面前已立了两人。
定睛一看,一位是当朝太傅素映,另一位竟是九门提督喀尔隶。
那边厢太子妃嫔等已经将皇帝团团围住,呼天抢地乱成一片。
英王这边的几个亲兵和亲英王的几位大臣也都被人制住,显见对方是有备而发。
素映面上冷冷冰冰,竟无半点意外悲痛之色,只阴阴盯着英王。那喀尔隶随在他身后,指挥着殿下待命的御林军士将殿中的宫女和小黄门都捆绑拿下。
英王站在原地,却也脸色平淡,只冷眼看着太子一党忙碌。
这显然是一场早已策划好的阴谋,要将她兄妹二人一网打尽。
御医在半刻后宣告了皇帝的薨逝。
黎朝第三十二代皇帝,永顺帝,在他治世的第二十年整这天,暴毙于荷风殿的中秋夜宴。
太傅轻轻笑了笑:“英王恃宠而骄,把持兵权,祸乱朝政,图谋不轨。”
顿了一下,续道:“在此宴之上鸩弑陛下,乃人所共见。”
这一番话既说出“人所共见”来,必是做下万全准备,可让英王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