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苦难的圣地】
晚上跟小怪兽煲完电话粥之后,我却出乎意料地翻来覆去睡不着,看了几页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并以为能够各种巫术足以让我酣然入睡,结果没想到白日里昏昏然的文字此刻却愈发地让我精神起来。于是到吧里随便逛逛,一眼就看到了海洋生物在楼里贴的一篇文章,感到很有意思,又想起今年以来的种种有关北大的讨论。有的孩子高考立志,有的好奇询问,有的吐槽省内分数线黑高,有的鄙视说是北沪生源没一个考不上的,更有的以此为利器对我各种嘲讽,正好我也是快卷铺盖之人了,琢磨着总得写点什么,总结也好,检讨也罢,就此匆匆写就。
我知道很多孩子,尤其是山东人,都在极高的分数线上挣扎着拼搏,就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我有幸生在京城,可惜天资愚笨,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闭一只眼就去了北大。虽然身在半私立重点校,但依然不敢有半点懈怠,高三一年没有一天睡觉多于五个小时,最后终于成为全校唯一的一个幸运儿。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最难忘的不是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天,而是无数个青灯无眠的夜晚和那等身高的全手写复习资料。
我想,我这样的人即使身在美国,也不可能闭一只眼就去了哈佛,同样要付出聪明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而身在外省的孩子,很不幸的从小没能在奥数剑桥中浸润得百毒不侵,但是天资肯定要较我聪明许多,估计加上365天不足五小时的睡眠和等身高的烂笔头,也差不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如果这样做了还是不行,再来这里控诉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我很愿意陪着你一起骂。
轻叩红楼小门,渐渐解构掉自己K-12教育中所学的一切,甚至是思维方式,但依然将青涩的六年视为最美好的日子。行走燕园花径,为自己曾经拜为神性的东西祛魅,但依然认为一切付出都值得。可是,四年之后的我再去反思当年的激情和冲动,也不得不再重新问自己一个问题,娜拉出走后怎么办?
北大在中国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块圣地,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你们有没有扪心问过,她到底为什么神圣?录取分数线最高么?大师云集灿若群星么?还是录取之后,全县全市甚至全省都会敲锣打鼓将你如英雄般崇拜?四年前,我会说兼有;四年后,我会说全无。
北大神圣,是因为她独一无二。
北大的校徽是一张哭泣的脸,低垂着眉眼,似乎饱含万千愤慨。她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遗留给国人最后的希望,从她诞生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富国强民的重担。所以,北大不是一块让你享受荣耀的地方,反而,她是一块苦难之地,一旦踏入这个园子就会有一种被选择的庄严感。你从此要懂得挥手作别年少轻狂的岁月,从今天起,你要学会担当起这个历经沧桑的民族所有的苦难。
鲁迅先生曾经写道:“(北大)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北大的精神,是一种先锋的精神,也是一种敢于为万夫所指,却依然孤身前行的精神。有很多前辈,我甚至不能在百度贴吧输入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所作所为总有一天会为世人所晓,因为他们的牺牲就像是给这个国家未来的祭祀。
一位师兄说的好,北大的辉煌只有几年,但是她的痛苦却可以绵延百年。北大的精神一直是一种边缘人的独立,在整个社会为失落的价值而颠三倒四,北大却依然信守着五四的承诺。
当虚无的时代在嘲笑理想时,每年九月十八日的夜晚,都有一群声嘶力竭的声音在未名湖边喊着,振兴中华。
当富有成为衡量人值不值得幸福的唯一标准时,每年秋叶纷飞的季节,都有一队怀着大理想大情怀的人远赴西部边村,用粗糙的粉笔头拾起这个被这个浮躁的社会遗忘的小小梦想。
当读书无用论漫天撒播时,每一个黎明拂晓,都有一堆黑着眼圈的人在别人梦醒时分,依然在小小的刷夜吧沉醉于不甚实用的学术,仅仅是一个古字来源的考据发现,都能让他们兴奋许久,这些不图名利自得其乐的人在坚守着中国学术仅剩的那一点骨气。
当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享受着钱柜的乐趣时,每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里都有一群同样年纪的人,满脸兴奋地谈论着一些看似无法改变的事情,他们相信一个公民的社会不止是小情小调小忧伤,而是人人都不再沉默也不再单纯迷恋着替他们讲话的偶像。
或许北大的今日会让人失望,她曾经的辉煌都成了供人数落的把柄,但是失望之源是因为希望尚在,在今日的百年,每一个北大人都注定了要带着她的磨难和包袱前行。
娜拉出走之后怎样?当你褪去了状元的光环,到达了梦想的彼岸,然后如何?再设定一个更好的地方,准备像更高的踏板跳去么?我希望每一个心怀着北大梦想的人,都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北大真的不仅仅是TOP1的名次和极高的分数而已,无论日后是否真的来到了这片土地。即使在那场万人独木桥的决斗中获胜,踏着无数曾经与你有过同样憧憬的人的尸体来到了燕园,而你无法承受这种苦难,无法明白这种担当,或许四年只是白走一遭。
写这篇文章,只是不平则鸣,希望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对北大有所向往的孩子们能够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一场高考,真的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过了这个独木桥,之后要怎样做。人生长着呢,五十年决胜负~
“宿舍”和“食堂”是我在P大四年最深的痛,四年没能在楼里洗过澡,没用过热水,也鲜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三流的后勤确实名不虚传。
你的清华学长可能确实不值得效仿,不过我有个北大学长复读了三年考上北大,读书期间还休学了一年,可是他读了八百多本书,结识了那些可称“贵人”的同学,后拉他创立了一个英语培训的奇迹,没错他就是俞敏洪。对于这样的人,无论多少年的执着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是北大,因为他懂得思考,他也懂得去体认这个民族百年积弱的苦难,将其转化为商机,成就了他的传奇。
说来有意思,我高中的时候是最困惑的一段日子,经常被同学们戏称为“小愤青”。由于从小特立独行,受应试教育制度折磨不浅,一心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被老师告知燕园是一块能让我去寻找答案的土地。当时懵懵懂懂,就信以为真,为此付出了多少爱的代价。
学理工的同学我不了解,但是对于学人文和社科的同学而言,一定不能“两耳只读圣贤书”,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我之后要写一篇文章和大家交流如何去读书,不过就起核心而言无非是“时先生”和“事先生”。读书要怀着现实的问题去读,还要在历史化的语境中去思考,比如中国为什么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仅仅从高考制度去看是不够的,要从人口学、城市化、历史沿革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去阅读,调查,思考,最终慎之又慎的做出一个推断。
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四年时间还是没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只好再用俩年时间遥赴大洋彼岸去继续寻找。希望在这个专业Rank1的学校,能够找到我要的答案。
眼看着夏天到了,本打算晚上不吃饭了,刚刚听了一场讲座,没想到聊得兴起又和俩三小友昧着良心吃了麻辣烫
在楼里看到这么多朋友抒发己见真的很开心,我都仔细拜读过了,很是受教。马上就要熄灯了,恕我不能一一回复,以后我会多开一点抛砖引玉的讨论帖,让咱们的小贴吧成为一个言论自由的小天地~
晚安各位~
刚刚在私信里回复了一个小同学,恍然想起自己还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离开燕园已经四个月有余,体制内的职业生涯也刚刚起步。时而觉得,学生时代那么美,一个年轻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指点江山,而不用付起任何责任。毕业之时,鬼使神差选择了喉舌的身份,却依然心存着牛虻的理想。
象牙塔外的世界有太多无奈,梦想不是仅凭着青灯不眠的努力就能实现,但无论如何,生活中总不乏希望之光。走得愈远,愈加坚信,自己的坚守和奋斗,会慢慢改变一些事情。走得愈远,也愈发明白,燕园早在四年前进门的那一刻就给了我她能给的一切。
希望楼上诸位,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