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最近文荒,实在无聊,开个大坑,水平有限,看官海涵,更期不定,全看心情
1. 起始
一座无名墓碑坐落在凌国边陲小镇,据说已经有两百多年的时间,没人知道这座墓碑主人的真实身份,只是一个个传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爷爷,这个字是什么”
小女孩眨着大眼睛,指向墓碑问道
“快过来,别到处乱跑”
老人显然不愿意孩子碰那墓碑,急忙将其抱起
“爷爷,您还没回答我呢”
小女孩柔软的趴伏在老人肩头
“这个字是尘”
老人看着墓碑上仅有的一个字回答
“这里面是什么?”
到底是童言无忌,小女孩莫名的对这个字产生了兴趣
“咱们先回家,爷爷边走边给你讲”
老人放下孩子,牵起小手,夕阳下远处青山近处流水,古色古香的墓碑融入美景,也少了几分凄凉。
睿文三年末,帝都,春,凌亲王府。
春寒陡峭, 阳光还算温融,亭台楼阁间,碧波轻漾。
那一天,初春的微风轻柔拂过,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在那个高门大院里,那个被无数人欣羡的地方,君衣尘来到了世间。
凌亲王,这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王爷,此刻看着怀里的孩子,褪去了往昔的凌厉之气,更多的是慈爱和宠溺。
那一年,盛世的庭院里,一个幼小的身影,在月色中,看着皇宫的灯火通明,望着凌亲王府的热闹非凡。两个本该无忧无虑,受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在这一刻命运相交,也开启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宫廷秘辛。
三年后,皇宫
“尘儿这孩子,越来越招人喜欢”
凌国开国帝王,君睿看着在廊下嬉戏的孩子,笑着说道
“这孩子愈发没有规矩,都被臣惯坏了”
凌亲王君夙微微抬眼,略带宠溺,言语确尽是恭敬。
“看她俩在一起这么开心,不如让尘儿入宫给然儿伴读吧”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君夙心中一紧,看似和谐的表面,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金戈铁马的声音似乎还未走远,当年她和君睿都是亲自冲锋陷阵,不仅为了个人荣辱,更多的是为了那股信念,那个承诺,父亲终其一生都没能踏上的这片土地,没能完成的志向,终于被两人实现。
准确的说,这天下有一多半都是君夙亲自征战得来的,只因为最后的激战损耗严重,到达京城时,四周已经插满了睿字旗帜。虽然二人并无多言,君夙俯首恭迎长姐登基,崭新的王朝在日月光华的拥护下,巍然耸立。可手下将士并不心服,只是碍于君夙,碍于这动荡的时局,才无人妄言其他。
多年过去,君夙继续四处平定战乱,扩张势力,这也令君睿开始忌惮。此刻提出将君衣尘留在宫中,虽为伴读,可其含义不言而喻。
“皇姐,尘儿还小,怕会耽误了太子读书,还是。。。”
君夙开口婉拒,虽然面带笑容,但早已心乱如麻
“不会,尘儿聪慧伶俐,以后定会有所作为,三日内入宫吧,朕会好好教习”
君睿打断了君夙的拒绝,做出最后的决定。
1. 中伏
睿文十九年,冬,边陲,叶国与西域接连发生冲突,战事一触即发。
君睿下令,二十万大军火速拔营,镇守边关,虽不想坐收渔利,却也不愿受池鱼之灾。事态如此紧急,君夙自然临危受命,君衣尘则是做为先锋,帅军出征。
久居深宫,急行军对君衣尘来说还是第一次,虽然自幼习武,但毕竟没有在军中摸爬滚打,现在自是有些吃不消。
“殿下,前面就快到了,咱们今日在此扎营吧”
君夙把一直跟随自己的副官安排在君衣尘身边,一是想要帮衬,二是对于这个养在君睿身边十几年的孩子已经心存芥蒂。这样棘手的事态,君睿竟然派一个毫无行军经验的孩子作为先锋,不得不让君夙多想。
“这雪下得越发紧了,此处太过险峻,还是再走半日,到边关扎营吧”
君衣尘下马,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雪,细细观察着,为了快速抵达,他们选择了四国接壤的一片空地行军,由于土地贫瘠,路途崎岖,这一代人迹罕至,各国也都无甚兴趣,所以至今仍是无人管辖。
“也好,可将士们都。。。”
“那就原地休息半个时辰吧,生火取暖”
看着副官欲言又止,君衣尘回头看了看疲惫的将士,心中不忍。
不知怎的,那声音,在这个寒冷的雪地里,突然让人生出一股说不出的舒服,连多年从军的老副官也心生暖意。
“全军原地休整”
命令随即下达,将士们寻着避风的石壁,席地而坐,互相取暖,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战袍随风摆动。
“我去前边看看,稍后回来,你带领大家原地休息”
君衣尘环顾四周,对着副官轻声吩咐
两匹战马一前一后远离大家的视线,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君衣尘怎么也不会抛下将士独自离去,虽然答应了君若然,此次出征会将边境地形图带回,可这代价似乎让她有些承受不起。
站在崖顶,刺骨的寒风穿透铠甲,极目远望,微微阖眼,在脑中勾勒着一幅地图。外人看来,她是凌亲王的小女儿,是俭郡王的亲妹妹,可她还有另一层身份,在宫中多年,早已与君若然有了深厚的情分,作为太子的暗探,她只能凭借记忆获得这份地形图。
如今朝中形式纷乱,睿文帝由于早年征战留下旧疾,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军政大权多半握在凌亲王手中,大家私下揣测,君夙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着取而代之。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打断了思绪。
“敌军来袭,快。。。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