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东方虐恋文化以日本为代表,由于东方人的身材较小,大多细皮嫩肉,所以主要以日式的绳捆绑为特色,讲究细腻的捆绑技巧,集中体现人体的曲线美.有着强烈的视觉享受.中国隶属于东方虐恋文化体系,但大多数人只是模仿日本的虐恋方式。
【一】.虐恋的起源
性.虐.待狂,现在我们将它称之为"性.虐.待症",是一种非常难以界定的病症。在临床上,性.虐.待症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表现。以前法国一个侯爵叫做撒德,他在生活中喜欢对女性施加虐待,在他的著作里也描写了许多这类性的变态现象,所以,Kraft-Ebing把主动的虐待症,也就是喜欢虐待别人,命名为撒德现象(Sadism),中文译为施虐症。19世纪奥地利国有一个小说家名叫马索克,他本人是一个被动虐待症病人,在他的作品里描述了许多这类变态的性活动。因此,被动的虐待症就被命名为马索克现象(Masochism),中文译为受虐症。
施虐症病人向所爱的性对象施加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折磨,从而获得性满足。受虐症则相反,主动要求性对象对自己施加心身的痛苦和折磨,这样才能唤起他的性兴奋和性满足。但是在病和正常之间严格地划一条线非常难。在正常成年人的性生活中,有时在达到性乐高潮时,双方都可出现轻度打骂、掐、咬等行为,如果没有过重的伤害而且不是靠这些行为唤起性兴奋,不属于虐待症。即使真正的虐待症病人,其行为动机也不在于故意使别人或自己痛苦,而是这些虐待可使他们唤起性激动情绪。偶而遇到夫妻双方一个患施虐症而另一个恰恰是一个受虐症病人,如果伤害不重,恰好互相补充,双方都可得到满足,不过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二】.世界虐恋的发展
虐恋是女权主义理论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关于女性天生有受虐心理的观点,不仅文化界持这种看法,医学界有这种看法。对于女权主义来说,关于女性是否天生有受虐倾向的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的问题。如果女性的受虐倾向是天生的,那么男性统治的社会结构就有了心理学的基矗女权主义认为,虐待狂是仇视女性的男权文化的必然表现,是利用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性欲来强化男性的统治,使这一统治看上去是自然的。
关于虐恋的发生率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根据金赛调查,男女两性中各有四分之一在性行为中都会因轻度的咬和被咬(不到咬出血的程度)而动情;相当数量的人的性行为中,有轻度的攻击性和粗暴行为;大约有20%的男性和12%的女性被调查者承认,自己会因为听到包括强.奸、捆绑、镣铐、鞭打和责罚这类情节的故事而动情;有更多的女性倾向于把自己想象成受虐的角色,当然也有少数男性因为把自己想象为受虐的角色而动情。(盖格农,第286一287页)性虐特--虐恋游戏调查中少数女性经历过或听到熟人朋友有过性.虐.待游戏的经历。
有西方学者分析了日本文化中对虐待狂的偏爱:被绳子捆绑着的裸.体女人的照片频繁地出现在大众报纸上;酷刑的场面在电视中,甚至在儿童节目中也比比皆是;很多男人在乘地铁去上班的途中十分公开地阅读具有施虐一受虐性质的黄色读物、在西方,如果国家级报纸登出被绳子捆绑的女人的漫画,将会被许多人认为触犯了道德。而在日本,即使是最耸人听闻的暴力、只要不是真的,就可以单单从审美角度加以判断。甚至当所描写的暴力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时,依然如此。对这种文化的解释是这样的:它鼓励人们在幻想中释放他们暴烈的冲动,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对它们加以压制,是一种维持秩序的有效方法。以想象替代真实的罪行,归根结底是戏剧的作用之一。(布鲁玛,第230一234页)美国有虐恋倾向的女性成立了一个叫作samois的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令女权主义者感到震惊和愤怒,因为这个组织是专为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而成立的,并自诩为女同性恋和女权主义的组织。它的宗旨是,积极鼓励那些有虐恋倾向的女性,让她们不必为此害羞,应当对自己的想象持完全接受的态度,接受这类想象所带来的性满足。它认为,这种以双方协商为前提的相互给予的快乐是自由和解放的表现;是对资产阶级家庭的性道德的挑战;是一种典型的不以生殖为目的的性活动;是用人的整个身体的每一根神经去体会人的热情和欲望。
【三】.关于虐恋的主要理论倾向
在虐恋和受虐想象问题上有这样几种立场:第一种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以施虐心理为男性固有特征和以受虐心理为女性固有特征的立场;第二种立场是女权主义的批判上述理论的立场;第三种立场是以福柯为代表的视虐恋为权力游戏和纯粹的感官享受的立常弗洛伊德说:“虐待症的根基,不难马上在正常人身上找到。本人就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