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楼主默默关注汐苑和溪苑好久,可惜这两个贴吧都被封了。一直很喜欢训诫文,但可惜大部分都是父子兄弟兄妹的,很少有父女的。这次是楼主一个小小的脑洞,想分享给大家。文笔很渣,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这次很多人物的名字和背景来自于我很喜欢的两篇小说,一篇是森林鹿写的唐宫奇案,一篇是虚掩乱语的丽正殿。另外汐苑和溪苑也有两篇文章我也很喜欢,分别是长安谣和长安某,可惜贴吧被封没法更新了。很多脑洞来自于他们,可能情节有些类似,但不会抄袭,希望大家不要拍
故事发生在唐贞观年间,但是与真实历史略有出入,毕竟一切要为了小说服务。真实历史上主角——既我们的新城公主很受太宗宠爱,并且嫁的丈夫也很好,夫妻恩爱,不过公主最后结局也不是很好,有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其余的人物大致符合历史形象。这次是半架空,既发生的故事一半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具体故事系列全为楼主自己脑洞,文笔较烂,大家轻拍。再提一句,唐代称呼父母为爷(耶)娘,即使是皇子公主,叫皇帝皇后也是阿耶阿娘,自称我或者儿就行。皇后也不叫皇后娘娘,而是称作皇后殿下。不过为了符合咱这个故事发展,还是采取现在小说中常见的父皇母后,自称儿臣。其他的称呼尽量采取正确称呼,例如男子称为郎君,女子称为娘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前言:二月末,掖廷中。也许由于今年气候格外温暖,掖廷里的桃花已经开始绽放,春风一吹,落英缤纷。慧珏闭上了眼睛,也许从一开始,命运就已经安排好了,无法抗拒。二月生,克父母,这是江南流传的说法,前隋的萧皇后,便是因为生辰的原因,被丢给舅父抚养。也许一个人出生时便带有原罪,慧珏想。可是,我又何其无辜呢?如果可以选择,我又何尝不想成为一个普通的人?罢了罢了,此生就此别过,来生不复相见。
第一章
贞观九年二月初六,立政殿中本应是一片喜庆愉悦的景象,但是现在气氛却十分紧张,众位宫人神色紧张,忙碌而又有序地不断进出着内室。今天本来是皇后的生辰,每年这个时候,立政殿里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内外命妇会进宫向皇后朝贺,主上这天也会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送给皇后。今天之所以如此不平常,是因为皇后今天正好要生产了。按理说这是皇后第七个孩子了,过程应该会很顺利,但现在已经快八个时辰了,内室里还迟迟没有进展。主上焦急地在外间踱步,听到里面不时传来的呻吟声,蹙紧了眉头。
“当初生兕子的时候只用了两个时辰不到,现在都快八个时辰了还没有出来。”主上内心想到“观音婢身体不好,当初就不应该听她的话把孩子留下,她也不至于现在面临如此凶险的局面,希望天尊保佑,保佑观音婢平安。”主上内心祈求道,随后转身吩咐道:“快去看看,孙道长怎么还没来!”一旁的宫人连忙答到:“启禀陛下,已经差人去请了,现在已经在路上了,陛下莫着急。”主上哼了一声,转过身子去不再理会。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外面宫人禀告孙道长已经到了,主上连忙请人进来,让太医说明现在的情况。孙道长听后安慰道:“陛下放心,贫道必将竭尽所能。”“道长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皇后,朕在此拜托道长了!”说完主上居然向着孙道长抱拳行礼,着实吓着了旁边的宫人,可见主上十分焦急。孙道长连忙谢恩,并不多言语,转身进去内室中。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啼哭声从内室传来,一名医女走出来向主上报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诞下一名小公主!”“皇后情况怎么样!”主上哪还管的上孩子怎么样,焦急地闻到。“娘娘情况安稳,母女平安。”主上闻听此言大喜“好!太好了!赏!”
随后不顾侍女的阻拦,进入内室。内室里乳母们正为小公主擦洗身体,裹上襁褓,皇后躺在床上,除了面色有些苍白,并无大碍。
“观音婢,你可是要吓死我了!我早说过这个孩子不要了,你偏不听,差点酿成大祸!”主上抓住皇后的手,激动的说着。“二郎,莫胡说!这是我们两人的孩子,是大唐的公主,怎么可以不要她。你看妾身现在身体也没什么大碍,不要紧的二郎。”皇后安慰道。
“可是你气疾一直不好,太医说再次怀孕生产会让你病情越来越严重的!而且这孩子和你一天生日,我总觉得有点不详,萧阿婶当年…”
“陛下!你不要胡思乱想了,妾身也是二月出生,京畿和洛阳并没有此说法。再说陛下福泽深厚,定会保佑妾身和孩子们的。”
主上看出皇后有些生气了,只好住嘴,安静地陪伴着皇后。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前年和皇后去九成宫避暑,结果皇后感染风寒气疾发作,一年多来一直断断续续不见好转。去年又发现有孕,太医诊断后建议最好不要留下。但皇后坚持要留下,主上拗不过皇后,只好同意。这几个月以来,皇后脸色越来越苍白了,咳嗽也越来越厉害,主上怕出危险,着人将孙思邈孙道长从洛阳请回长安来,就安排住在在永兴坊内,以便能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