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人物设定及cp向:皇子与近卫;皇子与政客;文臣与才子。
-
简单的文案:
京城人尽皆知季家三公子:长佑心思忠纯、长信风流俊朗、长仪颖悟绝人。
——他们或无意或有意,为了爱人或亲人,被命运卷入太子、梁王与恪王的夺嫡争斗之中。
出身名门、涉足政坛,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置身局中的他们,衣袂一卷,便是整个江湖。
2L是作者的话:
是训诫文,也会有其他元素。认认真真讲故事,希望你们能陪季家兄弟一起走过他们的一生。
关于作者,这里筝筝,成年,读大三,有写不完的脑洞。下半年会忙于考研,希望能赶在暑假前把故事写到一半。
文笔和情节都绝对有保障,有人品有坑品,时不时抽评论区朋友送手写送小礼物,入股不亏(PIA
-
高亮:非常非常在意留言评论,看到讨论剧情的留言就会开心到疯狂更新,如果一直没有反馈,会有类似自己在唱独角戏的负面情绪。所以希望看到的朋友们多多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剧情不好吗!
希望能和看到这篇文的你成为朋友。
认真写作,认真读书,认真生活。
3L是简单的人物介绍:
季长佑:季家长子,庶出。心思忠纯,武艺高强,惯于隐忍。
季长信:季家次子。言行风流潇洒,容貌昳丽,心思深沉。
季长仪:季家三子。自幼有神童之称,性格明朗,以善待人。
刘晨烈:太子。暂时未解锁。
刘晨焕:梁王。极其重视权力、胜负心很强,看似冷面腹黑却很分得清敌我,爱憎分明。
刘晨烨:恪王。表面追求中庸之道,实则有自己的谋划。
薛北却:名门公子,闲散文职,京城中有名的才子,乐观随性、重视感情,季长仪的知己。
温俭:寒门出身,少时遭人苛待,几经流落,坚信命运不由天定。
第一章·富贵功名若长在
01
-
这一年,皇城里风声一道紧过一道,就连清早拿着竹竿粘知了的小宫女,都说今年的蝉像是被吓着了,白天夜里都不敢多叫。
不太平的年月里,只要人聚齐了,清粥小菜也算顿团圆饭。可太平时日呢?人聚齐了,面前珍馐有的是,一盘盘呈上来,又总想着自己得分多些。
自打梁王刘晨焕平辽归来,这筵席仿佛就没分均匀过。
谁都知道,刘晨焕与左骁卫大将军季礼走得近,季家有个武艺绝伦的长子季长佑,前两年在战场上救过刘晨焕的命,刘晨焕还半真半假地说要与他结义。近日季长佑带兵归来,刘晨焕听见,就要去见他。
不成想,刘晨焕再见到季长佑时,青年人正伏着捱罚。
倒也不知为了什么事儿,季礼罚季长佑,仿佛是从小到大立下的规矩,练武不精也好、言行不慎也罢,轻则长跪半夜,重则家法锤楚。这季长佑偏偏又是武人的性子,从小就不讨人喜欢,再怎么罚都咬牙忍着,说不出软话,也拉不下颜面求饶。季礼平日端着副笑脸,偏生见了儿子就严苛万分,想着他往后在朝堂上也是这般木头性子,就愈恼愈气。
季礼少时也风流,终归是拈朵花儿重过银票的年纪,总以为争权夺势是白胡子老头们唱的台本,至于他自己,一条命早晚赌进宦海里,得先赏遍了四方春色才够本。风月丛里浪迹过,他有三个儿子,长子长佑是庶出,另外两个嫡子,一个叫长信,一个叫长仪。
长佑忠纯、长信风流、长仪颖慧,旁人都羡慕季礼,有这么三个好儿子。长佑习武精熟,行为也端正;长信相貌生得极好,又能言善辩,最会与人打交道;长仪年纪小些,刚刚及冠,读过的书却不少,能诗能文,京城里遍地是诗友。
季长佑伏在长凳上,沁出的汗水在长凳上积了一汪。父亲到底给他留了脸面,不曾去衣罚他,但连串敲在臀腿上的板子,却让他无心感激父亲的恩惠。
唱数目的家丁喊到三十五,板子一声声砸下去,每一记都是实打实入肉,季礼方才再怎么气,这会儿也多多少少有些心疼。他想着,等儿子松了口、认了错,他就也顺着台阶下了;谁知季长佑只硬挺着,偶尔溢出一声闷哼,还不等父亲说出那句“罢了”,就又囫囵吞回了嗓子眼。季礼一时更气他愚拙,索性背转过身去——他这一转身,就瞧见了急匆匆行进府中的刘晨焕。
刘晨焕衣襟带风,脚步行得飞快,直奔着他来。他行礼道上一句“梁王”,那两个家丁到底还算有眼色,止了责罚,跪下来行礼问安。
季长佑疼得紧了,汗珠成串儿挂在眼前,好容易才侧过头看见刘晨焕。他想下地行礼,但臀腿钝钝痛着,那股子被按进皮肉的痛意沉重得很,怎么也要缓上一阵。
刘晨焕看他一眼,不禁眉头一蹙。他向季长佑使了个眼色,笑吟吟行至季礼处,一弯眉一拱手,字音咬得抑扬有致:“季老将军,本王府上闹了窃贼,本王可否借您家大公子一用?”
“自然。”季礼颔首,这才略带嗔意地俯身瞧季长佑:“还不快谢过梁王殿下?——疼得厉害么?”
“无妨。”季长佑咬着牙起身,将额上汗水拭净了,去接家丁递来的外衫。
待到刘晨焕半搀半推地将季长佑带出了门,季礼这才脚步一旋,方才掌板子与唱数目的家丁早软了腿脚,战战兢兢跪着,就差磕出个响头来。
季礼振袖一指:“长佑挨了多少,你们翻倍。”
-
-